日光的神殿与庙宇指的是:东照宫神社、二荒山神社等神社和轮王寺寺院及其周边的遗迹,位于栃木县日光市。日光山内的庙宇神社建筑群可以概括为“两社一宫”,在这里具备日本国宝级别的殿堂、钟楼、鼓楼、山门等共一百零三处之多,全都分部在日光山内中禅寺湖边。神宫与神社之间,神社与神社之间阜道相通、钟鼓相闻,建筑群整体上精工细雕,样式华美自然,都具有浓郁的江户时代风格,同时各庙宇又有持有自已的风格与特色,相映相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宏伟精致的东照宫建于1636年,是江户幕府第一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康的灵庙,建筑之精美,不愧为日本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东照宫的大门“阳明门”,其设计及雕刻都极其精湛。幕府的二代大将军秀忠根据家康的的遗言,将他埋葬在日光山下,并着手修建了宫的正殿,当时的风格还比较简明朴素,到幕府三代大将军德川家光时,扩大建筑规模,才形成现在东照宫的样子。宫内共有55处的雕刻、绘画、阳明门等建筑物被指定为国宝级文化财产。

       日光的庙宇除了“两社一宫”,另外比较集中的还有分布在绿树浓荫内的大猷院灵庙,这里是祭祀德川幕府三代大将军家光的的地方,整个建筑群分为仁王门、二天门、御水房、夜叉门、唐门等,因其在建筑艺术手法上集中了东照寺的细腻且另有发挥而闻名。轮王寺与大猷院灵庙两地共有38处建筑被指定为日本的国宝级重要文化财产。也是日光山内庙宇不可分割的部分。东照宫供奉着17~19世纪昌盛一时的江户幕府之第一代武将德川家康的灵位。东照宫的兴建动用了12万7000名工匠,并采用了当时最高的技术。其中2层结构的大门——“阳明门”尤为知名,据说门上无处不在的华丽色彩和精美雕刻,看到日落也不会厌倦,因而又得名“日暮门”。

       “两社一宫”的另一社是二荒山神社,二荒山神社是于延历9年,胜道上人所创建的神社,是日光山神灵信仰的中心,是日光山岳信仰的主祭神社,建筑庄严不以华美取胜,充满着神道教的朴实无欲。男体山的御神灵大已贵命亦祭祀于此。现今的建筑物是于元和5年,因2代将军德川秀忠的寄进,而将桃山调的社殿改建为现今的二荒山神社。是现今日光山内最古老的建筑物。主要祭祀着福缘结守之神大已贵命,求子安产之神田心姬命等神灵。

       “神桥”是日光的神殿与庙宇的玄关,也是日本三大奇桥之一。传说曾经有位得道高僧来到大谷川河边,想要渡 过湍急的河流时,两条蛇架起了桥梁,帮助僧人渡过急流。神桥经过8年的修复,于2005年3月完工,并向一般游人开放。在漫山枫叶的季节里,拱形朱红色桥身在石头桥墩的支撑下愈发地鲜艳夺目。

       日光山轮王寺,是日本天台宗三处发祥地之一,766年胜道上人始在这里结庵创社。现寺内设宝物殿、护法殿、紫云阁等处,环境优雅,在寺外塑有胜道上人像。胜道上人是日光山内一代僧众的开山祖师,下野国芳贺部人,7岁时应梦开始有志于佛道,27岁正式成为僧人。一生屡受挫折,但意志顽强,先后在日光山内创建了四本龙寺、中禅寺、本宫神,这些是现在“两社一宫”建筑群的最初发祥。如今他的塑像站在轮王寺外的岩石上,手持宝杖,眼向前方,目光坚定,依稀可见当年的风范。

       此外,名为“上神库”的神殿中还有一尊大象的雕像,是一群从未见过大象的人们靠想像来雕刻的。以上三件雕刻被称为东照宫三大雕刻,体积虽不大,但都非常精美,总能吸引大批游客驻足欣赏。每年5月18日和10月17日举办东照宫千人武士行列,重现当年德川家康遗骸移送至日光的情景。

       1999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vi),日光的神殿与庙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接下来我们将会陆续为大家介绍日本教育日本留学、日本饮食等,感兴趣的小伙伴请关注移民公司梧桐海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