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海舟,江户时代末期至明治时代初期的政治家、旧幕臣中的代表人物和开明派、幕府海军的创始人。通称麟太郎,后自称安芳。与山冈铁舟、高桥泥舟并称“幕末三舟”。历任外务大丞、兵部大丞、海军大辅、参议兼海军卿、元老院议官等职。

       归国后,胜海舟任蕃书调所头取和讲武所炮术教授,文久2年(1862年)随着幕政改革复归海军,胜海舟任筑地军舰操练所头取,同年闰8月17日晋升为军舰奉行并,开始作为幕阁行政部门的高级官僚而崭露头角。文久3年(1864年),幕府决定在兵库和西宫筑建炮台,胜海舟担任总指挥,同年4月随第14代将军德川家茂巡视大阪湾,在生田川河口登岸,经德川家茂将军批准在此开设海军的操练局,胜海舟在神户设立私塾海军塾,“从一切阶层挖掘人才”,收容了萨摩和土佐的鲁莽汉和脱藩者入塾。文久4年(1864)2月,胜海舟设立神户海军操练所,目标是本着树立幕府和西南诸藩“一大共有之海局”,试图确保建立抵抗欧美进一步侵略东洋的战略据点的构想,为幕府及诸藩训练航海人员,其弟子有坂本龙马、伊东佑亨、陆奥宗光等,为明治维新的日本培养和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的人材。元治元年5月14日任军舰奉行,职俸2000石,升格为大身旗本,授武家官位从五位下·安房守,成为幕府重臣。

       胜海舟被视作日本海军的缔造者。他批判明治政府的脱亚入欧政策,主张中日提携,反对日清战争。中国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战败自杀殉国后,胜海舟撰写了追悼文发表在报纸上。胜海舟认为人们自恃战胜气势高涨、简单追随欧美的殖民主义政策是愚蠢的,解说中国大陆之大和中国现状的真实情况,而不是相互贬低或竞争,主张中日联合共同对抗欧美。三国干涉还辽对日本造成的高压态势也在胜海舟事前预先料想的范围内。他严词批判足尾矿毒事件,支持田中正造反对公害、维护人民权益的运动。

       退出政治舞台的胜海舟在东京的赤坂冰川町的邸宅吟诗作画,为文著书。参与明治政府的修史事业,接受政府资金援助,撰写、口述、编纂了《吹尘录》(江户时代的经济制度大纲)、《海军历史》、《陆军历史》、《开国起源》、《水川清话》等,他和向山黄村组织旧幕臣进行《德川氏实录》的编纂计划,但由于政治因素的干扰而未能实现。胜海舟晚年经历了嫡长子早逝、孙子的丑闻的困扰,在孤独中度过。1899年(明治32年)1月19日因脑溢血死去,终年77岁。  

接下来我们将会陆续为大家介绍日本教育日本留学、日本饮食等,感兴趣的小伙伴请关注移民公司梧桐海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