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伊始,一部口碑炸裂的电影横空出世。电影《我不是药神》的上映首日,票房就已经突破2亿。朋友圈里充满了对它的溢美之词,其评价之高、泪点之多,大有登顶今年国产片口碑榜之势,而故事所涉及的社会问题也引发了众多观众的讨论。
 


 

  该剧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一个关于“药”的故事。主人公陆勇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吃了两年的瑞士抗癌药格列卫,花了56.4万元。不堪重负的他改用印度仿制药,而这种药的价格只要瑞士药的二十分之一。陆勇后来将印度仿制药又推荐给了其他病友,还帮忙代购。
 


 

  然而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进口药需要经过临床监测,还需拿到药品进口注册证。因此,陆勇代购的这些印度仿制药,即使在印度是合法生产,疗效也得到患者的认可,但是在国内它仍属于假药之列。后来陆勇也因“涉嫌妨碍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被捕,在看守所里待了135天。1002名深深感激陆勇的癌症患者曾在联名信上签字为他声援,一年后,检方决定对陆勇不予起诉。中国内地的天价药物的灰色空间有多大我们无法预知,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每款药品进入医院都得提价15%作为“入场费”。遵医嘱购买药物时,还要交17%的增值税,同样药品在其他发达国家的税率不高于8.8%。
 


 

  自古以来,情和法就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执法者站在法律一边自然是正确和专业的,可是法律也是会吃人的,在这个案子里体现得尤为明显。 病人的罪是什么?电影中一句话概括所有:穷是原罪。